派克市场旁的一家好酒吧

Half Shell是在派克市场附近的一家好酒吧,每天的下午直到六点都有半价的生蚝。临街坐的话,能一边望着艾略特湾里那些慢吞吞的货轮,一边就着生蚝小憩。西雅图市中心的人流有如潮汐,下午分外热闹,晚上则静悄悄的,只有风和雨不声不响的拍打着。 三月下旬的街道上总能看到几株樱花盛放。如果正巧是晴天,蓝天白云相衬下别有趣味。如果沿着一街往北走上十来分钟,就能看到地标太空针塔,和同一区域的美术馆,科技馆和博物馆。我愿意在这里让相机有一点点的过曝,成片的色彩就不那么饱和但是概括了塔楼与四周的结构,就像EVA结局那个过于明亮的东京。西雅图的天气变化可谓一瞬之间,这里的云走得急。如果是晴天到访华盛顿大学,就能看到樱花接连绽放,远看是烟花三月的具象,近看是风吹枝摇人花相映。风一吹,淡粉的点彩就簌簌落下。 如果乘着公交车继续往北走,经过一个能够抬升的桥,就能到达Fremont。西雅图临海,但不止于洛杉矶式的临海——城市被水系分割成数个岛与半岛,各个岛上再有地势起伏,甚至能望到远处雪山,于是便充满了趣味。要我说,这街区像老文青的工作室。街道不宽,更算不上光鲜亮丽,但是路旁小店都很显温馨。店铺的橱窗里有不少小玩意,从杯具到贴纸和手绘的广告展板,加之转角间能看到的雕像与涂鸦,Fremont的角落留住了一些人的一些时光。我在Fremont和W吃了一家泰餐馆。此餐厅声名远扬,名副其实,除了稍微偏咸了之外确实有高出泰餐同行的本领。W君是永远在旅途中的人,却尤其倾心于西雅图,可能这足以证明此城的魅力。 有山的城很多。有海的城不少。但山海之间藏着故事的城不多。不同于西海岸其他的大城市如三藩和洛杉矶,西雅图因为铁路建设而逐渐成为主要城市,而非受到更早淘金热而建立,其更显海洋性和商业化。暂住在派克市场旁,向南边有西雅图美术博物馆前卫而现代,再多走几步又有西雅图开埠发源的街区和先锋广场。而往北的流行文化博物馆又宣告着此城作为现代文化重镇的地位。自西雅图大火之后站起来的红砖建筑外是Nirvana的吉他——故事还在继续——小孩子在博物馆里席地而坐,穿冲锋衣的工程师从亚马逊的办公楼鱼贯而出。城市的年轻让历史在这里不是标本,是仍在发酵的咖啡。 正如我用了二十余年仍难尽览厦门的每一面,三天也无法穷尽西雅图的所有风情。然而我明白,有如海明威笔下的巴黎,西雅图没个完。

April 1, 2025 · Dibbla